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少和(或)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手足搐搦、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临床常见类型有特发性甲旁减、继发性甲旁减、低血镁性甲旁减和新生儿甲旁减,少见类型包括假性甲旁减等。长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 PTH生成减少、分泌受抑制或PTH作用障碍三者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均可引起甲旁减。 (一)PTH生成减少 有继发性和特发性两种原因。前者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或颈部手术误将甲状旁腺切除或损伤所致,也可因甲状旁腺手术或颈部放射治疗而引起。特发性甲旁减以儿童多见,少见于成人,其病因未明,从症状发生到确诊常历时数年,于确诊时甲状旁腺功能已基本丧失。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患者血中可检出甲状旁腺抗体,并可伴有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或胃壁细胞抗体。还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恶性贫血、特发性肾上腺皮质萎缩所致的Addison病等。家族性甲旁减可有家族史,伴有X连锁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 (二)PTH分泌受抑制 严重低镁血症可暂时性抑制PTH分泌,引起可逆性的甲旁减,因为镁离子为释放PTH所必需。缺镁时,血清PTH明显降低或低于可检测范围。补充镁后,血清PTH立即增加。低镁血症还可影响PTH对周围组织的作用。 (三)PTH作用障碍 由于PTH受体或受体后缺陷,使PTH对其靶器官(骨、肾)组织细胞的作用受阻,从而导致PTH抵抗,致甲状旁腺增生和PTH分泌增多,称为假性甲旁减。本病为--种遗传性疾病。 病理生理 低血钙和高血磷是甲旁减的临床生化特征。由于PTH缺乏,可导致:①破骨作用减弱,骨吸收降低。②肾脏合成1,25-(OH)2D3减少而肠道钙吸收减少。③肾小管钙重吸收降低而尿钙排出增加。但当血清钙降至约1.75mmol/L以下时,由于血钙浓度过低,尿钙显著降低甚而低于可检测范围。④肾排磷减少,血清磷增高,磷携带钙离子向骨及软组织沉积,部分患者骨密度增加,因不是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而致的骨生成,且骨转换减慢,所以血清ALP正常。血清钙浓度降低(主要是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达到--定严重程度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可出现手足搐搦,甚至惊厥。长期低钙血症可引起白内障,基底神经节钙化,皮肤、毛发、指甲等外胚层病变,在儿童可影响智力发育。 临床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取决于血钙降低的程度与持续时间以及下降的速度。 (一)低钙血症增高神经肌肉应激性 可出现指端或口周麻木和刺痛,手足与面部肌肉痉挛,严重时出现手足搐搦(血清钙一般2mmol/L),典型表现为双侧拇指强烈内收,掌指关节屈曲,指骨间关节伸展,腕、肘关节屈曲,形成鹰爪状。有时双足也呈强直性伸展,膝关节与髋关节屈曲。发作时可有疼痛,但由于形状可怕,患者常异常惊恐,因此加重手足搐搦。有些轻症或久病患者不一-定出现手足搐搦,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主要表现为面神经叩击征(Chvostek征)阳性。束臂加压试验(Trousseau征)阳性,维持血压稍高于收缩压(10mmHg)2~3分钟,如出现手足搐搦即为阳性。 (二)神经、精神表现 有些患者,特别是儿童可出现惊厥或癫痫样全身抽搐,如不伴有手足搐搦,常误诊为癫痫大发作。手足搐搦发作时也可伴有喉痉挛与喘鸣。常由于感染、过劳和情绪等因素诱发。女性在月经期前后更易发作。除了上述表现外,长期慢性低钙血症还可引起锥体外神经症状,包括典型的帕金森病表现,纠正低血钙可使症状改善。少数患者可出现颅内压增高与视盘水肿。也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声门痉挛、气管呼吸肌痉挛及胆、肠和膀胱平滑肌痉挛等。慢性甲旁减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包括烦躁、易激动、抑郁或精神病。 (三)外胚层组织营养变性 低血钙引起白内障颇为常见,严重影响视力。纠正低血钙可使白内障不再发展。牙齿发育障碍,牙齿钙化不全,齿釉发育障碍,呈黄点、横纹小孔等病变。长期甲旁减患者皮肤干燥、脱屑,指甲出现纵嵴,毛发粗而干,易脱落,易患念珠菌感染。血钙纠正后,上述症状能逐渐好转。 (四)其他 转移性钙化多见于脑基底节(苍白球、壳核和尾状核),常对称性分布,出现较早,并可能成为癫痢的重要原因,也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其他软组织、肌腱、脊柱旁韧带等均可发现钙化。心电图检查可发现QT时间延长,主要为ST段延长,伴异常T波。脑电图可出现癫痫样波。血清钙纠正后,心脑电图改变也随之消失。慢性低血钙患者常感无力.头疼,全身发紧,举步困难,张口困难、口吃或吐字不清。智力可减退。 实验室检查 多次测定血清钙,若2.2mmol/L,存在低血钙。有症状者,血清总钙一般≤1.88mmol/L,血清游离钙≤0.95mmo/L。多数患者血清磷增高,部分正常。尿钙、尿磷排出量减少。碱性磷酸酶正常。血PTH多数低于正常,也可在正常范围,因低钙血症对甲状旁腺是一强烈刺激,血清总钙≤1.88mmol/L时,血PTH值应增加5~10倍,所以低钙血症时,如血PTH水平在正常范围,仍属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因此,检测血PTH时应同时测定血钙,两者一并分析。 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常有手足搐搦反复发作史。Chvostek征与Trousseau征阳性。实验室检查如有血钙降低(常低于2mmol/L)、血磷增高(常高于2mmol/L),且能排除肾功能不全者,诊断基本上可以确定。如血清PTH测定结果明显降低或低于可检测范围,或滴注外源性PTH后尿磷与尿cAMP显著增加,诊断可以确定。在特发性甲旁减的患者,临床上常无明显病因,可有家族史。手术后甲旁减常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后发生。特发性甲旁减尚需与下列疾病鉴别。(一)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本病是一种具有以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为特征的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典型患者可伴有发育异常、智力发育迟缓、体态矮胖、脸圆,可见掌骨(跖骨)缩短,特别是对称性第4与第5掌骨缩短。由于PTH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周围器官对PTH无反应(PTH抵抗),PTH分泌增加,易与特发性甲旁减鉴别。假性甲旁减又可分为Ⅰ型与Ⅱ型。静脉滴注UPTH后,尿cAMP与尿磷不增加(仍低)为I型;尿cAMP增加,但尿磷不增加为I型。以I型最常见,又可分为Ⅰa、Ⅰb、Ⅰc三个亚型,体外测定表明Ia型中刺激性G蛋白亚基(Gs)活性下降。Ⅰa、Ⅰc型患者常伴有掌骨、趾骨变短以及营养发育异常的其他特征,Ⅰb型表型正常。本病的治疗基本上与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相同。(二)严重低躾血症(血清躾低于0.4mmolL)患者也可出現低血汚与手足摘搦。血清PTH可降低或低于可检测范围。但低躾糾正后,低朽血症迅即恢夏,血清PTH也随之正常。 (三)其他 如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维生素D缺乏,肾功能不全,慢性腹泻、钙吸收不良等,应加以鉴别。 治疗 甲旁减和假性甲旁减是终身性疾病,治疗目的是:①控制症状,包括中止手足搐搦发作,使血清钙正常或接近正常;②减少甲旁减并发症的发生;③避免维生素D中毒。 (一)急性低钙血症的治疗 当发生手足搐搦、喉痉挛、哮喘、惊厥或癫痫样大发作时,即刻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注射速度宜缓慢,必要时4~6小时后重复注射,每日酌情1~3次不等。可采用持续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ml(含元素钙mg,稀释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0ml内,速度以每小时不超过元素钙4mg/kg体重为宜),定期监测血清钙水平,避免发生高钙血症,以免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若发作严重,可短期内辅以地西泮或苯妥英钠肌内注射,以迅速控制搐搦与痉挛。 (二)间歇期处理 1.钙剂应长期补充,每日服含钙元素1~1.5g的药物钙,以碳酸钙为主(供给1g元素钙需乳酸钙7.7g,葡萄糖酸钙11g,氯化钙3.7g,或碳酸钙2.5g)。维持血钙接近正常水平为宜。孕妇、哺乳妇女和小儿酌加。血钙升高后,磷肾阈相应降低,尿磷排出增加,血磷随之下降,常不需降低血磷的药物。饮食中注意摄人高钙低磷食物。 2.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轻症甲旁减患者,经补充钙与限制磷的治疗后,血清钙可基本保持正常,症状控制。症状较重患者则须加用维生素D制剂作为甲旁减低钙血症的二级用药。常用的有:①1,25-(OH)2D3(骨化三醇),每粒胶囊含量为0.25μg,通常用0.25μg/d,根据血钙升高情况可渐加量到1.5μg/d,该药对肝功能受损者也有效;②1α-(0H)D3主要用于肝功能正常者,摄入后经肝脏25-羟化酶作用转变成1,25-(OH)2D3发挥作用;③维生素D3(胆骨化醇)3万~10万U/d,甲旁减时肾lα羟化作用减弱,外源性维生素D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的过程受到障碍,故需要较大剂量,且起效慢,在体内的清除慢,停药后作用消失需2周至4个月。羟化的活性维生素D疗效迅速且较稳定,口服较方便,停药后3~6天作用即消失,但价格较贵。 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尿钙水平,及时调整剂量。避免维生素D过量中毒、高钙血症发生。 维生素D与钙剂的剂量可相互调节。增加维生素D剂量可加速肠道钙吸收,钙剂可相应减少;增加钙剂也可增加肠道钙吸收,可相应减少维生素D的补充。甲旁减时,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肾小球滤出钙的排泄量增加,在血钙正常条件下(如2.35mmol/L)即出现明显的高尿钙,因而甲旁咸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的目标为减轻、控制临床症状,而不是将血钙提到正常范围,宜将血清钙保持在2.0~2.25mmol/L之间。如此可防止手足搐搦发作,同时使尿钙不至过高,以避免尿路结石、肾钙质沉积、肾功能减退并防止维生素D中毒。 3.补镁对伴有低镁血症者,应立即补充镁,如25%的硫酸镁10~20ml加人5%葡萄糖盐水ml中静脉滴注,剂量视血镁过低程度而定。低镁血症纠正后,低钙血症也可能随之好转。 4.甲状旁腺移植对药物治疗无效或已发生各种并发症的甲旁减患者可考虑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移植治疗旧寻找供体困难。 预防 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时,避免甲状旁腺损伤或切除过多,以预防继发性甲旁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