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催生致富路我市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巡礼之

发布时间:2016-4-22

特点催生致富路——我市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巡礼之一

编者案: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市革命老区经济社会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对老区的投入,增进了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良。为充分反应老区变化,即日起本报推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系列报道,展现我市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风采,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区,关心老区,帮扶老区,建设老区。

我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部份地区因交通等设施不健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老区人民生活一度落后。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老区人民因地制宜发展特点农业,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养殖菜牛奔小康

青山叠翠,绿水环绕。广水市吴店镇芝麻湾村四组,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山脚流过,河岸草木丰盛,十几头黄牛正在悠闲地吃草。吴店镇是我市著名的革命老区,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足迹。该镇芝麻湾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发展一直比较落后。近年来,该村在相干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发展菜牛养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该村养牛大户蔡诗宏,父母都是残疾,20年前,一直是村里重点贫困户。1995年,在附近村民的带动下,他开始养牛,从最初的年养殖十几头,渐渐发展到如今养殖100多头,年出栏量20多头,收入10多万元。“一般是春季草叶返青时把牛赶到山上去,秋季草枯叶落时再赶回来,每隔几天到山上去看看,不需要太大的本钱。”蔡诗宏说。目前,芝麻湾村已构成家家户户养牛的局面,总数量就达1500只,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可增收800多元。

先觉庙村柑桔香

90棵树的橘子卖了8000块钱,回想2007年那1幕,广水市余店镇先觉庙11组村民聂世云笑得合不拢嘴。2002年,她栽下90株橘树,2007年开始受益。“从今年的长势来看,产5000千克应当没有问题。”聂世云说,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先觉庙村位于该镇西部边沿先觉庙水库东侧,多年来交通不便,村民们阴雨天根本没法出行,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近来来,该村利用先觉庙水库周边小气侯条件,大力发展柑桔生产。目前,全村柑桔种植面积800多亩,亩产柑桔2500到5000千克,年产值到达150万元。近日漫步该村,橘园随处可见,白癜风遗传绿叶掩映下,鸡蛋大的青橘沉甸甸挂在枝头。两个月后,将又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种植果树富果农

走进在随县吴山镇山丰村,油桃、李子、橘子等果树映入眼帘,林间地头,随处可见给果树除虫防病的村民。位于该村三组的油桃基地内,56岁的果农杜泽义正在查看果树病虫防治情况。今年,他家的20亩果园刚刚开始挂果,第一年就有了数千元收入。“全部投产的话1白癜风遗传亩地可实现纯收入3000多元,20亩地一年可收入6到7万元。”老杜说。山丰村坡地面积大,气候湿润,适合桃、李、橘等果树生长,该村充分利用这1优势,通过发展果树种植带动村民致富。全村400多户村民中有近300户种植水果,面积达1700多亩。积极发展农业新技术。2007年底,在省、市、区老促会的帮助下,他们聘请气象、果树、水利等方面专家到村里现场勘测分析,肯定肥料配方,选定优良水果品种,将原有的酸性油桃进行改进,栽种质优良水果品种。正常年景下,改进后品种每亩可收入4000多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动果树品种改进,发展壮大水果产业。”该村党支书刘君国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fy-mc.com/jjal/79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