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买基抗通胀选对品种是关键 10月份超过八成的股票实现上涨,沪综指也由此创下了近15个月的最大单月涨幅。在CPI涨幅高企不下的情势下,越来越多具有理财观念的人将资金投进资本市场以抵抗通胀。但是在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资本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得到回报,投资者还需谨慎以对。 靠股市"攒钱"买车 "最近想买一辆车自用,一看股市涨儿童白癜风怎样医治得还可以,就把已攒了一半的钱投进去了,估计能比存钱买车要快一些。"虽然周先生年纪不大,但也算是一名老股民了,在经历了2008年的大跌以后,他挥泪"割肉"卖出当时所持股票,"这波行情相当难得,如果不捉住机会,以后肯定后悔。"他显得相当自信。 "我并不是把所有积蓄都拿来炒股,到我这样的年纪,还是要储备一些应急资金的,老人生病、孩子上学之类的钱必须是存在银行的。"周先生对自己的资金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股票的收益只是为了完成阶段性的目标,而不是用来孤注一掷。 现在,他距离买车的目标尚有一步之遥,"稍微贪心了一点,本来股票已翻番了,基本到达我买车的目标,但是看到股市涨得那么好,又不忍心卖了,没想到遇到上周五的大跌,收益一下子缩水了很多。"尽管如此,周先生依然认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车是消费品,早买早享受,钱存在银行想要翻番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但是在股市1个月就能做到,并且不占用我手头其他的资金。" "报纸上每天都在讲通胀,看看现在的物价,脸上长白癜风确切吓人,虽然加了一次息,但是也没起到太大的作用。"但他还其实不打算加仓,"看看行情再说吧。" 基金定投成"习惯" 林小姐已坚持了3年的基金定投,"收益嘛,起起伏伏,其实我也不期望靠这个赚钱,就当是培养理财习惯了。" 她原计划今年买房,但是看到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后,又观望起来。"恰好股市这段时间又涨起来了,我的基金定投之前是每一个月500,从9月起我增加到每一个月1000了。这样等房子降价了正好可以用来买房。" "我也担心基金会亏,但是买房子的钱又不能存成定期,活期存款的利息太低了,既然这样,买基金最少还有赚点钱的机会。"林小姐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的投资者,她说到时候买房还是需要家里的支援,自己能攒多少就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