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对各年龄段患者的危害都一样
老年人甲减:主要损害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为动脉硬化,心跳过缓,厌食便秘、全身浮肿、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老年痴呆、精神抑郁等等严重者可导致粘液性水肿昏迷而危及生命
成年人甲减:成年人甲减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生殖系统上男性患者有乳房发育、性欲减退、阳痿及不育女性患者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减少,或是闭经、溢乳,重者出现不孕;孕妇甲减可导致后代智力和生长发育异常,增加孩子出生缺陷的发生机会,还会显著增加孕妇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围产期胎儿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错
只要甲状腺素低于正常,便可诊断为甲减
错
甲减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桥本氏甲减能怀孕吗殖、神经精神、造血等全身多系统功能损害,严重者还可因粘液性水肿昏迷而致死尤其是孕妇甲减,如果不给予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大大增加流产、早产以及孩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因此,就危害性而言,甲减丝毫不逊于甲亢,甚至比甲亢更严重
胎儿及婴幼儿期甲减:主要影响孩子的智力及生长发育,导致患儿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呆小症”);
错
甲减比甲亢发病率低、危害小
甲减患者常常表现为疲乏无力、畏寒、心率减慢、皮肤干燥少汗、嗜睡、记忆力下降、食欲减低、便秘、月经紊乱和/或不育、体重增加、全身浮肿等等由于其起病缓慢、症状缺乏特异性,因而常常被忽视,病人很少在病初去就诊和治疗
2010年8月公布的最新的《中甲减饮食注意事项国十城市甲状腺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十城市居民中,甲亢的患病率为3.7%(临床甲亢占1.1%、亚临床甲亢占2.6%)、甲减患病率为6.5%(临床甲减占0.9%、亚临床甲减占5.6 %),相当于每15人中就有1位甲减患者,其中40岁以上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高达10%
凡是甲减患者,均应多吃含碘食物
幼年期甲减:同样会影响孩子体格及智力发育,只是程度相对较轻而已,此类患儿无论身高、出牙、学步、学说话起始时间均比同龄儿童要晚;
青春期甲减:会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生长停滞,导致身高偏矮、性发育障碍,严重者由于发育不成熟而导致不孕不育
甲状腺机能减低症(简称“甲减”,hypothyroidism)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素生成减少,或因外周桥本氏甲减的危害组织对甲状腺素的敏感性减低,继而引起一系列代谢减退的表现很多人都知道“甲亢”,但对于“甲减”却知之甚少事实上,近年来“甲减”的发病率已经超过“甲亢”,一跃成为威胁百姓甲状腺健康的头号杀手但因其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早期难以发现,往往长期被漏诊或误诊,因而所带来的健康危害反而更大,故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甲状腺激素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其中,真正具有生物活性的是t3,t4需要转化为t3方起作用某些重症疾病(如急性心梗、晚期恶性肿瘤等)患者可表现为游离t3(ft3)降低,而ft4基本正常,反t3(rt3)升高,tsh正常,甲状腺也完甲减病人饮食宜忌全正常,我们将之称为“低t3综合症”“低t3综合症”并不是“甲减”,而是机体适应危重状态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这样有利于降低代谢消耗,节省能量因此,“低t3综合症”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切忌补充甲状腺激素(如优甲乐),否则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错
甲减替代治疗,起始即应足量给药
甲减替代治疗方案应当个体化,起始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大小、有无合并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不少人想当然地以为,所有甲减皆与缺碘有关,患者应多吃高碘食物,其实不然甲减患者是否需要补碘关键要看导致甲减的原因只有单纯缺碘引起的甲减,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碘事实上,临男性甲减的危害床大多数甲减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即“桥本氏病”)所致,其病因是自身免疫紊乱,这时,非但不宜吃海带、紫菜、海苔等高碘食物,反而要适当控制日常生活中碘的摄入量这是因为高碘饮食会激活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机制,破坏甲状腺组织,诱发并加重甲状腺炎,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进一步降低当然,也没必要禁碘,正常进食便可总之,平常我们所吃的加碘盐已经合适,不用再额外摄入碘
甲减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对于无心血管及其他合并症的年轻患者,开始即可给予完全替代剂量;而对于老年人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甲减患者,为慎重起见,应先从小剂量开始,开始服药时l-t4为25~50μg /d亚临床甲减症状,甚至12.5μg /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每2~4周增量一次,每次加25~50μg,直至全身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tsh和ft4)恢复正常,并以此作为维持量长期服用如果甲状腺制剂用量大,增量快,可使代谢率突然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对于妊娠期的甲减患者,只要患者自身状况允许,就应采取一步到位的补充治疗,以使患者血清tsh 水平尽快达标,以避免甲减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