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十四年致力公益事业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28/5882583.html ?? 先戳一戳「全科学苑」,把我设为星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 关于甲减,基层医生应掌握哪些知识点?第六届海峡两岸全科医学大会上,医院全科医学科江孙芳教授为您带来下述内容。 典型症状:以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为主,病情轻的早期患者可能没有特异症状,典型患者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等。 典型体征:表情呆滞、反应迟钝、面色苍白、颜面水肿等,少数出现胫前黏液水肿,重症者可发生黏液性水肿昏迷。 病史询问: 1)既往史:询问是否有甲状腺疾病和治疗史、自身免疫疾病史、甲状腺手术史、颈部放射治疗史、垂体疾病史、产后大出血史。 2)用药史:询问是否有碳酸锂、胺碘酮、磺脲类、硫脲类等用药史。 3)饮食史:是否碘不足或碘过量。 4)家族史:一级亲属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史。 辅助检查: 1)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其中,TSH、FT4是诊断原发性甲减的一线指标。 2)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是确定原发性甲减病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指标。 3)其他: ①血常规:常表现为轻、中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②血脂:TC、TG、LDL升高;③其他生化检查:可伴血肌酸激酶、ASH、LDH升高;④泌乳素:严重者可伴血泌乳素升高。 1)结合症状和体征,但甲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较为隐匿,TSH和TT4、FT4才是诊断甲减的第一线指标。 2)血清TSH增高,TT4、FT4降低,为原发性甲减。 3)血清TSH增高,TT4、FT4正常,为原发性亚临床甲减。 4)血清TSH减低或正常,TT4、FT4降低,考虑为中枢性甲减,可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证实,并进一步寻找垂体和下丘脑的病变。 5)如TPOAb阳性,可考虑甲减的病因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基层医生面对以下情况,医院: 1)首次发现甲减,病因和分类未明者,或疑似继发性甲减患者。 2)呆小症、幼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年龄<18岁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 3)甲减患者妊娠期,或妊娠期诊断甲减者。 4)经规范治疗后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达标的甲减患者。 5)甲减患者出现嗜睡、木僵、精神异常、体温低下等情况,考虑黏液性水肿昏迷。 6)甲减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等情况,基层机构处理困难者。 治疗目标:甲减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清TSH、TT4、FT4维持在正常范围。 非药物治疗:注意保暖,避免感染等各种应激状态。 药物治疗: 1)L-T4替代治疗,常需要终身治疗。 2)起始剂量及达到完全替代剂量所需要的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心脏功能状态确定。 3)早餐前1小时服用,与其他药物、食物的服用间隔应>4小时。 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随访: 1)补充L-T4治疗初期,每间隔4~6周测定血清TSH和FT4,根据TSH和FT4水平调整L-T4剂量,直至达到治疗目标。 2)治疗达标后,至少需要每6~12个月复查1次上述指标。 妊娠期甲减和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随访: 1)在妊娠前半期每4周监测血清TSH和FT4/TT4,TSH平稳后延长至每6周1次。 2)均需在产后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抗体各项指标,以调整L-T4剂量。 一级预防:①宣传甲减的防治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甲减的认识;②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推广碘化食盐;③妊娠合并Graves病用硫脲类药物治疗者,避免剂量过大,可加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妊娠合并甲亢禁用I治疗等。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甲减患者,并加以规范化管理,控制病情,使甲状腺激素水平和TSH达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加强患者康复及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并防止病情加重,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高危人群: ①有自身免疫病者或一级亲属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者;②有颈部及甲状腺的放射史,包括甲亢的放射性碘治疗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外放射治疗者;③既往有甲状腺手术或功能异常史者;④甲状腺检查异常者;⑤患有精神性疾病者;⑥服用胺碘酮、锂制剂、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者;⑦有恶性贫血或高催乳素血症者;⑧有心包积液或妊娠早期(<8周)血脂异常者、肥胖症患者;⑨计划妊娠的妇女、不孕妇女、30岁以上妇女。 建议定期随访血清TSH,计划妊娠及妊娠早期(<8周)的妇女还应监测FT4和甲状腺自身相关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