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全称是叫做甲状腺功能的减退症,是由于这个甲状腺激素的缺乏或者不足的时候对其不反应导致的集体代谢活动下降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小孩大人都可发生。成人后发病的称为“成人甲减”,重者表现为粘液性水肿,故又称为“粘液性水肿”,昏迷者称为“粘液水肿性昏迷”,胚胎期或婴儿期发病者,严重影响大脑和身体生长发育,成为痴呆侏儒,称“呆小病”或者“克汀病”。出现在儿童期称之为幼年甲减;出现在成年后称之为成年人甲减。 甲减的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由甲状腺、垂体、下丘脑的功能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饮食中碘不足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的增生肥大。因为碘缺乏,甲状腺细胞过度激活增生以便从血液中吸取更多的碘,最后导致甲状腺增大。母体在妊娠期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致甲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也都可导致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成人甲减最常见原发于甲状腺本身的损害,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病)的后期发展结果所致,是40岁以上女性较多患成人甲减病因。其次因甲亢进行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核素治疗引起的甲减,偶尔见于甲状腺痛颈部放射性治疗后,急性甲状腺炎等,除甲状腺本身疾病外,少数可因垂体或下丘脑病变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障碍而发生甲减。 (一)、甲状腺发育异常: 常见于甲状腺缺如或甲状腺发育不全,甲状腺异位等。多有家族倾向。 (二)、甲状腺病变: 由于甲状腺病变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主要有: ①甲状腺炎。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主要原因,产生甲状腺抗体,引起甲状腺滤泡破坏,最后机化萎缩所致,称之为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地方性甲状腺肿。由于缺碘而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最终也可以发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 ③结节病。约有10%累及甲状腺,也可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④甲亢中的自发性甲减。可能系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致。 (三)、下丘脑病变 某种原因所致下丘脑功能减退而引起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减少,最后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减少。 (四)、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由于某种原因如产后垂体坏死萎缩、肿瘤压迫、手术或放射损伤、各种感染及颅内血管病变等引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临床常见于席汉氏病及西蒙氏病。 (五)、其它: 如果甲状腺手术切除过多,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萎缩以及硫脲类等抗甲状腺药物 治疗过量而抑制了过氧化物酶,阻碍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亚临床甲减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为基本特征。患者通常在无甲减症状或有轻微的甲减症状时,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与典型甲减相同。其中,桥本甲状腺(HT)占50%左右。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手术或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亚临床甲减的第二类常见原因。甲状腺激素治疗临床甲减剂量不足时,病人也会出现亚临床甲减的特点。许多药物如锂剂、碘或含碘制剂及磺胺类等均可导致本病。另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白癜风等常常伴发亚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属于甲减吗?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甲减又跟情绪刺激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导致脾虚,脾虚久运化失常,内生湿痰,饮食不当,也会伤脾,中气不足,运化失常,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时间久了就导致肾火滋养,导致脾肾双亏,表现为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懒动,全身浮肿等症状,要加以调理才行。 亚临床甲减的特点是最高发病年龄大于六十多岁的女性,我们把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而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的情况叫做亚临床甲减,甲减的定义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生理效应不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亚临床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在正常范围内,所以亚临床甲减是不属于甲减的。 亚临床甲减和甲减有什么区别? 甲减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引起的,由于病人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病人的全身代谢会降低,会有食欲减退、腹胀、皮肤干燥,怕冷,反应迟钝,记忆里减退等多种症状。 亚临床甲减并不是甲减,病人的甲状腺激素维持在正常水平,在临床上,病人除了甲状腺肿大之外,并没有和甲减有关的其它症状。不过亚临床甲减如果不积极治疗的话,会发展为真正的甲减。 所以,得了亚临床甲减,一定要定期去检查,并且做好生活和饮食的调整,如果亚临床甲减比较严重的话,要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控制,同时要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 亚临床甲减和甲减都应限制水盐的摄入、清淡饮食。 亚临床甲减和甲减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在饮食上要求一致。病人都应该限制脂肪的摄入量,限制盐分的摄入量,多吃一些含有丰富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和瘦肉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总之,亚临床甲减虽然不是真正的甲减,但可能随时发展为甲减,我们应该引起重视,根据个人情况加以控制,避免甲减的发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基层检验网论坛,欢迎留言讨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