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孕前甲减或亚临床甲减的育龄妇女采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稳定3个月,就可以准备怀孕了;妊娠期甲减使用合适剂量的左甲状腺素片治疗,可以满足母亲和胎儿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减少不良母胎结局,而且不必担心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甲减孕妇产后可以正常哺乳。 孕前甲减: 甲减,是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减少,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组内分泌疾病。它的显著表现是全身代谢活动功能下降,出现疲劳、嗜睡、怕冷、水肿、肥胖、月经紊乱(典型表现为月经过少、稀发,甚至闭经)、脱发、便秘、心率降低等全身多系统症状。 甲减好发于女性,尤其是生育年龄的妇女。甲减患者多合并不孕,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发生率增加。因此,应重视育龄妇女甲减的筛查。 筛查时机:在怀孕8周前,最好在孕前 筛查指标: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T4(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服用左旋甲状腺素(LT4)的甲减育龄女性,如果正在备孕,孕前应评估TSH水平,并随之调整LT4的剂量,以保证TSH值在合适范围。一旦确认妊娠,应该将LT4剂量增加20-30%,即在原有服药基础上,每周额外增加2d天的剂量,并尽快就医以进行快速测试和进一步评估! 妊娠期甲减: 妊娠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当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素分泌不能满足相应的妊娠期要求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甲减,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妊娠期甲减分为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和低T4血症。 妊娠合并临床甲减的发生率<1%,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发生率为3-5%。妊娠期甲减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自发性流产、胎儿窘迫、早产、死胎以及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等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影响胎儿神经智力发育及骨骼生长,造成后代智力低下、身材矮小,俗称“呆小症”。 国际上主张对妊娠妇女常规进行TSH筛查,以便及时发现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以及高龄产妇的增加,既往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及正在进行试管婴儿的妇女一定要筛查甲状腺功能。 采用干预药物LT4对甲减进行干预,既简单、又便宜、且副作用少,是妊娠期A类药物,安全性与维生素类(如叶酸)相同。所以,不必担心孕期服用LT4给胎儿带来不良影响。 妊娠期甲减妇女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并调整药物剂量。 赞赏